多倫諾爾訊 近年來,多倫縣在“保生態”中“促增收”,統籌解決全縣生態問題與生計問題,不僅逐步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畜牧業發展雙贏之路,還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刻入了每個多倫人的心中。
舍飼圈養不僅有利於提高養殖效益,而且對恢復生態植被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多倫縣灤源鎮榆樹林村趙金龍、趙金樹、趙金全兄弟三人養牛,經歷了從傳統粗放的自由式放牧向舍飼圈養和以草定畜飼養方式的轉變。“轉變飼養方式是為了有個好生態,只有生態好了才能養好畜,收入也能提高。”三兄弟説,2020年,兄弟三人中年收入最高的達到了40萬元。
近年來,多倫縣堅持“減羊增牛,為養而種,算賬養畜”,大力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黃牛改良,扶持廣大養殖户加強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工種草,畜牧業發展不斷向着規模化、特色化、生態化、科學化方向發展,種養結構進一步優化,生態越來越好。截至2020年底,該縣建設黃牛改良冷配站155處,肉牛良改率達到98%;建成肉牛核心羣61個,肉牛育肥場8個,牧業年度肉牛存欄14.3萬頭。通過政策引導和典型引路,多倫縣畜牧業發展實現了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由快速發展向持續健康發展轉變。
(李媛媛)